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正文

东莞一中2017年数学科组教学开放日简讯

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7-11-17

2017年数学科组教学开放日简讯

201711月9日我校的教学开放日,数学科组精心准备了五节推荐课,其中有两节由张小华老师和邵茂飞老师同课异构《曲线与方程》。五位上课老师精心准备,科组老师共同打磨,这五节高效、新颖、优质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兄弟学校同行的一致好评。

高瑞瑞老师的《函数复习课之函数图像的应用》是安排在人教版必修1结束后,一节复习总结课。是学生们在对函数的性质和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后开展的。本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利用函数图像能解决哪些问题,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化解学生的认知冲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突破难点。高瑞瑞老师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非常具有亲和力,教学效果好,听课老师印象非常深刻。

冯小龙老师的《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任课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提供细绳,让学生亲身实践感知,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辅助教学,使学生经历实践、观察、猜想、论证、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小组讨论形式,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提高小组内的合作意识,有效互补,加强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意识,最终得出了椭圆定义.本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学生参与程度高,得到的结论顺理成章,不突然,学生接受程度高,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

张小华老师采用“问题链+学生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探究发现——形成概念——剖析概念——升华思想——应用反思——归纳小结。同时,张老师在上课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以百岁山广告的创意为背景,用视频和自己录制的微课,介绍了数学家笛卡尔和公主克里斯汀的故事,并用几何画板展示心形线与方程,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教育。课后,孟胜奇省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对本节课做了深入的点评,指出本节课的诸多亮点。

邵茂飞老师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抓住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定义的本质,紧扣概念中 (1)、(2)规定的必要性,结合具体实例去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含义,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听课老师反映邵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重点突出,板书清晰明了,受益匪浅。

李子超老师的高三复习课《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主要是学生研讨、展示,通过先把学生分组,小组收集这个学期遇到过的几何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题目,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小组内化总结出这类问题的题型和解法,接着全班汇总,选出每个小组中总结得最好的一个类型再讨论完善后在全班展示,使得全体同学对这一类问题的题型与解法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理解。本节课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主导、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展示课环节中,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信和风采。子超老师能基于学生的学情,又能高于学生,很好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都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探讨数学的无穷乐趣,这是很高的功底能做到的!课后一位老师赞叹道:“听这样的高三复习课真是受益匪浅”。

公开课后,孟胜奇省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在科组室对两节同课异构也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讨论气氛浓厚。最后孟老师点评两位老师的同时,也给大家提出了宝贵建议,强调概念讲解上要更深刻一些,课题设计问题要指向明确,范围不要太大,要放在关键点上。